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
2023年3月31日
2022年年度报告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贠红卫、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王祥文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唐德新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本年度报告涉及公司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证券时报》《证券日报》《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为本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媒体,本公司所有信息均以在上述选定媒体刊登的信息为准。公司已在本年度报告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一节中,详细描述所存在主要风险,敬请投资者关注相关内容。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5,344,203,381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0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会计报表;
二、报告期内在巨潮资讯网和《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中国证券报》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以上备查文件均完整置于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释义
释义项 |
指 |
释义内容 |
公司、本公司、盐湖股份 |
指 |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法》 |
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
《证券法》 |
指 |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
《公司章程》 |
指 |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章程 |
中国证监会 |
指 |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
青海国投 |
指 |
公司控股股东青海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中化集团 |
指 |
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 |
中化化肥 |
指 |
中化化肥有限公司 |
工商银行 |
指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分行 |
中国银行 |
指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分行 |
邮政银行 |
指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分行 |
建设银行 |
指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分行 |
青海银行 |
指 |
青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国开行 |
指 |
国家开发银行 |
蓝科锂业 |
指 |
公司控股子公司青海盐湖蓝科锂业股份有限公司 |
《重整计划》 |
指 |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计划》 |
报告期 |
指 |
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 |
元、万元 、亿元 |
指 |
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人民币亿元 |
股票简称 |
盐湖股份 |
股票代码 |
000792 |
|
变更前的股票简称(如有) |
无 |
|||
股票上市证券交易所 |
深圳证券交易所 |
|||
公司的中文名称 |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公司的中文简称 |
盐湖股份 |
|||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 |
Qinghai Salt Lake Industry Co.,Ltd |
|||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
贠红卫 |
|||
注册地址 |
青海省格尔木市黄河路28号 |
|||
注册地址的邮政编码 |
816000 |
|||
公司注册地址历史变更情况 |
无 |
|||
办公地址 |
青海省格尔木市黄河路28号 |
|||
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 |
816000 |
|||
公司网址 |
https://www.qhyhgf.com/ |
|||
电子信箱 |
yhjf0792@sina.com |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姓名 |
李舜 |
李岩、巨敏 |
联系地址 |
青海省格尔木市黄河路28号 |
青海省格尔木市黄河路28号 |
电话 |
0979-8448121 |
0979-8448121 |
传真 |
0979-8448122 |
0979-8448122 |
电子信箱 |
yhjf0792@sina.com |
yhjf0792@sina.com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 |
www.szse.cn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 |
《证券时报》《证券日报》《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http://www.cninfo.com.cn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 |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91630000226593742J |
公司上市以来主营业务的变化情况(如有) |
2019年9月30日,西宁中院依法裁定公司进行破产重整,公司通过司法重整将盐湖镁业、海纳化工等亏损板块进行剥离,报告期公司主营业务主要为氯化钾、碳酸锂等产品。 |
历次控股股东的变更情况(如有) |
无变化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名称 |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号学院国际大厦22层2206 |
签字会计师姓名 |
江波、唐良辉 |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
R适用 □不适用
保荐机构名称 |
保荐机构办公地址 |
保荐代表人姓名 |
持续督导期间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1号国贸大厦2座27层及28层 |
李均锐、李雅芸 |
2021年8月10日至2022年12月31日 |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适用 R不适用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R否
|
2022年 |
2021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20年 |
营业收入(元) |
30,747,858,666.16 |
14,778,332,500.25 |
108.06% |
14,016,260,617.9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 |
15,564,592,331.89 |
4,478,386,639.86 |
247.55% |
2,039,507,350.7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 |
15,320,046,874.02 |
4,481,520,292.25 |
241.85% |
2,148,679,849.0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
17,484,020,574.42 |
4,769,379,699.05 |
266.59% |
-452,420,252.75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2.9311 |
0.8505 |
244.63% |
0.4886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2.9311 |
0.8505 |
244.63% |
0.488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89.46% |
66.70% |
22.76% |
0.00% |
|
2022年末 |
2021年末 |
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 |
2020年末 |
总资产(元) |
41,982,836,045.12 |
25,267,358,712.01 |
66.15% |
20,109,814,550.8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元) |
25,188,813,473.67 |
9,335,134,681.61 |
169.83% |
4,119,277,848.68 |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是 R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 R否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R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R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单位:元
|
第一季度 |
第二季度 |
第三季度 |
第四季度 |
营业收入 |
7,616,801,142.14 |
9,687,077,898.53 |
6,238,135,692.79 |
7,205,843,932.7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3,497,004,225.03 |
5,660,715,629.87 |
2,924,520,254.73 |
3,482,352,222.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3,479,919,472.48 |
5,638,000,539.15 |
2,912,384,908.77 |
3,289,741,953.6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4,501,130,344.85 |
4,034,799,117.42 |
2,713,785,479.86 |
6,234,305,632.29 |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R否
R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 |
2022年金额 |
2021年金额 |
2020年金额 |
说明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 |
2,282,926.44 |
1,402,728,569.64 |
-13,636,025.92 |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 |
50,148,265.57 |
36,648,502.63 |
126,528,868.93 |
|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 |
|
3,069,465.05 |
|
|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
56,433,294.54 |
|
|
|
债务重组损益 |
|
27,613,861.09 |
|
|
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出、整合费用等 |
|
-26,813,274.49 |
-159,658,560.19 |
|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 |
-25,488,589.03 |
-91,861,657.78 |
-331,449,549.63 |
|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 |
4,511,005.63 |
94,735,223.81 |
|
|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 |
221,152,425.81 |
|
|
|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
-18,104,617.68 |
-578,808,723.92 |
7,583,628.42 |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 |
|
|
256,562,027.25 |
|
减:所得税影响额 |
45,989,381.97 |
205,637,571.38 |
-48,540,679.98 |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
399,871.44 |
664,808,047.04 |
43,643,567.14 |
|
合计 |
244,545,457.87 |
-3,133,652.39 |
-109,172,498.30 |
--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 R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R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化工行业的披露要求
(一)钾肥行业
1.钾肥行业发展趋势
钾肥主要应用于农业领域,施用于大田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过程中,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作物对氮元素、磷元素的吸收量,进而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近两年来,受到地缘政治、人口增长等多重因素影响,钾肥供给持续偏紧,进入高景气周期。
(1)全球范围粮食安全备受重视 钾肥需求向好
2022年,受俄乌冲突影响,粮食安全得到了各国前所未有的重视。钾肥作为粮食稳产增收的基础性肥料原料,下游需求主要来自于农业种植,全球农作物增量稳定,带动钾肥需求持续增长。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近十年的新增人口数量均在8000万人以上,全球人口仍处于稳步增长状态。未来,新兴市场国家将贡献全球人口的主要增量,提高单位土地生产效率的需求将构成钾肥长期需求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与此同时,钾肥作为高附加值农业作物的主要用肥,当前在三大肥料中比例最低。我国农业部提出大田粮食作物的钾肥推荐比例为22.8%,经济作物为31.8%,而目前新兴国家钾肥使用量仍远低于推荐比例和实际需求,预计未来在政策引导下钾肥施用比例将得到快速提升。
当前我国钾肥需求量占全球第一,年钾肥需求量约1700万吨(折合KCL),钾肥施用占比虽已接近发达国家,但由于中国耕地需要补钾土地面积高达70%,且国内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不足导致农田土壤日益贫瘠化,仍存在结构性需求。大力发展钾肥新品种,对改良土壤、提高农产品品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农业用肥结构不断优化,钾肥需求预计也将继续稳步上涨。
(2)中国钾肥进口依存度高 长期超过50%
当前,全球钾资源的分布十分不均匀,集中度较高。加拿大、白俄罗斯和俄罗斯为全球储量最高的3个国家,其占比分别达到31.3%、21.3%、11.4%,合计约占全球钾盐资源总储量64%,我国储量占比为10%,排名第四。全球海外前七大钾肥生产企业产能占比高达83%。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钾肥需求国。然而由于我国钾矿资源储量相对较低且可持续供应能力不足,还尤其缺少可溶性钾资源,因此我国需大量进口钾肥以保障国内供应,且进口依赖度维持较高水平,国内氯化钾的价格也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
图一全球钾肥产能高度集中(单位:%) |
|
数据来源:Nutrien,IFA |
从2018年-2022年,我国氯化钾进口量占消费总比重分别为54%、60%、56%、58%和51%,进口依存度始终维持在50%-60%之间,处于高位;其中2019年进口量更是突破900万吨,创下历史新高。目前我国氯化钾进口国主要是俄罗斯、加拿大和白俄罗斯。2021年,以上三个国家进口占比分别为30%、27%和23%。
图二我国钾肥进口和消费情况 |
|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 |
国内最主要钾肥生产企业为盐湖股份、藏格控股,年产能分别为500万吨和200万吨,合计占国内产能的87%。为解决国内钾肥供给困境,政府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找钾、采钾,着力建立海外钾肥基地,当前老挝中资企业钾肥产能达到150万吨/年,扩产较快,有望进一步反哺国内。伴随国内企业加快海外钾肥基地建设步伐,以及国家对于“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战略规划的推进,有望缓解国内钾肥依存度较高的局面。
(3)钾肥价格创历史新高 后续有望企稳
2020年以来,各国对粮食安全重视程度显著提升,而开工率下降等因素也导致钾肥供给出现缺口,加之海运费不断上涨等影响,推动钾肥需求、价格逐步走高,叠加欧盟、美国对白俄罗斯钾肥制裁、俄乌战争冲突影响,使得在2022年上半年全球钾肥市场达到了10年的历史高价位。但随后7月至11月,由于全球经济恢复乏力,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度跳水,且钾肥进入消费淡季,氯化钾国际市场价格出现下滑趋势,直至12月企稳后再度上涨。
图三:氯化钾国际市场价格走势(单位:美元/吨) |
|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
2022年,国内钾肥价格走势与国际市场基本一致。上半年氯化钾价格在国内供应紧俏、国际局势变化的双重作用下价格持续上行,价格突破近几年新高。下半年农需进入淡季,高价产品下游接受度有限,国际市场价格出现回落带动国内价格走低,但从近几年价格走势来看,目前氯化钾价格依然处于高位。年末东北地区冬储开启,需求有所回暖,氯化钾价格下滑趋缓,出现小幅反弹。
图四:国产氯化钾价格走势(单位:元/吨) |
|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
从当前整体供需格局来看,在供给端,俄罗斯及白俄罗斯地区面对欧美制裁,钾肥出口减少,且俄罗斯天然气出口受限也将直接影响欧洲化肥工厂开工率,导致全球钾肥供给缺口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同时,由于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全球钾肥行业产能仍处于收缩期,新的资本开支相对不足,且钾肥新增产能投放进度低于预期,因此产能有效扩张难以在短期内兑现。
而在需求端,随着防控政策放开、经济复苏带动各国大力发展农业,同时在俄乌冲突影响下粮食价格普遍走高,近两年钾肥实际需求量增速远高于预期。整体来看,钾肥在一定时期内仍面临供给紧张的局面,将会保持价格高位运行。
(4)高附加值钾肥、钾盐市场空间大
目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高效专用肥料发展滞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化肥产品占比较低,特别是加工型硝酸钾、硫酸钾、碳酸钾、含钾的土壤调理剂、含钾的水溶性配方肥、颗粒钾肥、颗粒特种肥等高附加值品种技术和产品都较为短缺。食品及医药级氯化钾等高附加值钾盐产品市场发展空间也较大。
2.钾肥行业相关政策
2022年12月29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宣布2023年1月1日起,对部分商品的进出口关税进行调整,其中钾肥进口关税从2023年1月1日起降为0。此前钾肥进口施行1%进口暂定税率。此次税率的调整对国内钾肥生产企业影响有限,但充分体现了我国对于钾肥供应不足问题的高度重视。在政策加持下,今年国内钾肥保供形势预计将更加乐观。
3.当期公司采取的措施
面对全球粮食安全危机,盐湖股份为了更进一步落实氯化钾“稳产保供”的责任担当,报告期内再度进行钾肥板块优化整合,进一步发挥装置生产能力,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持续提升钾资源精细化开发及加工利用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解决制约生产的瓶颈问题,通过精心组织生产,严格控制工艺质量指标,精细调整优化工艺,不断加强技能培训、工艺指标考核等工作力度,攻克多项安全、生产、技术难题,实现了产量和质量“双丰收”。通过持续推行TnPM体系建设结合现场6S标准化管理,结合公司对设备管理及完好率、故障率考核指标等要求,抓住确保关键设备完好率达到98%、主要设备完好率达到95%考核指标,关键设备的故障停机率均达到考核指标低于0.5%的目标,实现设备运行“安、稳、长、满、优”。自2019年以来,钾肥年产量始终稳定在400万吨以上,2022年钾肥产量超过500万吨,达到580万吨。
(二)锂盐行业
1.锂盐行业发展趋势
公司锂盐产品为碳酸锂。碳酸锂可用于锂电池、陶瓷、催化剂等领域。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等行业蓬勃发展,锂盐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
(1)下游需求持续井喷 碳酸锂价格再创新高
动力电池已成为当下乃至未来锂下游最主要应用领域,终端新能源汽车需求占主导。各国政策合力推动下,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2022年保持高速增长,销量预计达到1093.8万辆,同比增长58.7%。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国内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已经连续八年位居全球第一。在政策和市场的支持下,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高于上年12.1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下乡等一系列促消费措施也正在刺激新能源汽车供需集中释放。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大幅增长强力带动锂电池产业的需求扩增,碳酸锂市场需求进一步提高。
图五: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走势(单位:%) |
|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
图六: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单位:辆) |
|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
此外,储能电池需求正迎来风口,成为锂需求新的增长动力。近年来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加速储能行业发展进程,中国于2022年发布《“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基本成熟。起点研究院(SPIR)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到153.5GWh,同比增长117.4%。其中电力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到103.9GWh,同比增长了185.4%,预计2025年全球电力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将达到322.4GWh。
在下游需求的拉动下,碳酸锂供不应求。2020年以来碳酸锂价格持续快速上涨,及至2022年11月,工业级碳酸锂价格已上涨至58万元/吨左右,电池级碳酸锂价格逼近60万元/吨。
图七:近五年碳酸锂价格走势(单位:万元/吨) |
|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
(2)2022年国内锂盐供给持续趋紧
百川盈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国内碳酸锂的总产量为34.29万吨,较去年同期相比增加45.7%。盐湖端每年的黄金生产月为5月至10月,除此之外盐湖端会受到寒冷气候及天然气供给受限等影响,产量有缩减。云母矿端厂家碳酸锂原料供给更加稳定,目前云母矿端厂家产能较为饱和,产量有所增加。整体来看,国内市场原料短缺依旧是影响碳酸锂产量的主要原因,矿资源难寻,抢矿热潮不断涌现。
同时,2022年四川、江西、青海等产锂主要区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四川高温限电,厂家全部停产;青海东台地区泄洪,部分厂家受到影响停止生产;多地厂区货源运输不便导致市面货源流通量少。同时碳酸锂厂家多为执行老客户的长协订单,现货市场散单流通有限,多重因素导致市面供应紧张局面难缓解。
(3)国内锂资源开发迎来战略机遇 我国自给率有望提升
全球锂矿资源锂主要赋存于盐湖卤水和矿石中,目前已探明的锂资源中,盐湖卤水占58%,锂精矿占26%。根据USGS数据,全球已探明的锂资源约为8900万吨,主要集中在玻利维亚、阿根廷、智利、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中国已探明的锂资源(金属当量)储量约为534万吨,约占全球储量的6%。其中,盐湖资源约占全国总储量的80%以上,矿石资源约占不到20%。含锂盐湖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和湖北;锂辉石和锂云母则主要分布在四川、江西和湖南。
当前国内锂供给以盐湖提锂及云母提锂为主,锂辉石提锂边际补充。盐湖提锂方面,青海高镁锂比盐湖技术难题已实现突破,已进入产能扩张期;西藏盐湖提锂虽资源禀赋优异,但基础设施薄弱以及环保要求严苛,尚未得到全面开发,而深层卤水和油田卤水当前尚处于勘探试验期。江西宜春的云母提锂产业得益于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开发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已成为中国重要的供给增量。锂辉石提锂虽然直接生产成本低,但项目多处于高海拔山区环境及环保苛刻导致开发迟缓。此外,如新疆、湖南郴州、内蒙古等地的锂资源已开始进入视野,随着本土优质资源开发提速,其潜力有望被充分挖掘。
(4)锂盐资源需求不减,龙头企业扩产具备显著优势
由于供需失衡导致碳酸锂价格仍保持在一定高位,行业高景气度持续,相关企业相继宣布扩产计划。据中国有色金属协会锂业分会统计,2022年中国锂盐产能约94.7万吨LCE,同比增长约25.0%,产量合计约63.1万吨LCE,同比增长28.2%。与此同时,由于锂盐开发难度高,国内扩产速度较缓慢。以国内盐湖提锂技术路径为例,由于我国盐湖资源中,锂含量低,杂质较多,尤其是镁、锂因化学性质类似而难以分离,加之我国盐湖分布的地方自然环境较为恶劣,交通运输不便,因而扩产难度大。
在此背景下,锂盐行业整体呈现出寡头竞争的特征,市场集中度较高,头部企业资源集中,拥有资源、产能、技术优势的龙头企业的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预计将在行业高速发展的阶段更加凸显。
2.行业相关政策
2021年3月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支持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推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升级。
我国一些省市自治区的“十四五”规划也提出了动力锂电池行业的发展目标。其中,北京、江苏、江西、湖北、甘肃、青海和海南等省市均提出了动力电池回收的相关目标,上海、浙江、天津、广西、江西等省市提出了动力电池材料和技术突破的相关目标。
伴随全球范围内新能源车产业支持政策接连出台,相关行业发展不断提速,为锂盐行业高速增长提供了超强驱动力。
3.当期公司采取的措施
“扩大锂”是盐湖股份落实《青海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行动方案(2021-2035年)》关于锂产业扩规提质的重要举措,符合国家“双碳”目标要求。2022年5月,盐湖股份计划投资70.8亿元,新建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其中电池级碳酸锂2万吨,氯化锂2万吨,预计2024年投产。公司在现有3万吨/年碳酸锂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再扩能建设,有助于巩固盐湖提锂的行业龙头地位,加快成为新能源的“护航者”。
此外,面对国内整体锂矿资源仍然较为紧缺的现状,公司通过研发创新、技改升级等多项措施力求进一步将盐湖资源吃干榨尽,最大程度提升资源利用率和现有产线生产能力。
公司制定了《蓝科锂业公司“十四五”期间重点研发项目》,其中涉及“超高镁锂比盐湖卤水吸附-膜分离耦合提锂技术”系统锂综合收率提升优化、能源体系优化、水资源综合利用及副产品综合利用开发课题,预计提升沉锂母液回收率20%以上,碳排放降低15%,吨产品水耗降低100m³,开发一种以上新产品。目前,公司吸附-膜耦合提锂成套技术进一步完善,应用成熟度不断提高,“超高镁锂比盐湖卤水吸附-膜分离耦合提锂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成果鉴定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化工行业的披露要求
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模式
单位:元
主要原材料 |
采购模式 |
采购额占采购总额的比例 |
结算方式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
上半年平均价格 |
下半年平均价格 |
光卤石 |
自产 |
|
否 |
|
|
原材料价格较上一报告期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无
能源采购价格占生产总成本30%以上
□适用 R不适用
主要能源类型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主要产品生产技术情况
主要产品 |
生产技术所处的阶段 |
核心技术人员情况 |
专利技术 |
产品研发优势 |
氯化钾 |
成熟期 |
研发人员约7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74人,其中高级工程师以上40人。 |
发明专利:1.一种回收氯化钾的方法和系统;2.一种光卤石盐田的矿物采收方法;3.一种由光卤石矿制取氯化钾的方法;4.一种回收氯化钾的方法和系统 |
公司主采区位于察尔汗钾镁盐矿别勒滩矿区,东西长58.5km,南北宽45km,面积3700km2。矿区采用露天井渠结合方法开采、渠道输送、盐田滩晒光卤石等方式开采盐湖钾镁盐矿。 |
碳酸锂 |
成熟期 |
研发人员51人,其中初级以上职称36人。 |
发明专利:1.吸附法利用老卤制备高锂母液的方法和装置;2.一种沉锂母液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
经过多年攻关探索,突破高镁锂比卤水提锂这世界难题,专家评价“超高镁锂比盐湖卤水吸附—膜分离耦合提锂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也在开展氢氧化锂、氯化锂、金属锂等多种产品工艺的研究和规划布局。 |
主要产品的产能情况
主要产品 |
设计产能 |
产能利用率 |
在建产能 |
投资建设情况 |
氯化钾 |
500万吨/年 |
100.00% |
无 |
|
碳酸锂、氯化锂 |
3万吨/年 |
100.00% |
4万吨/年 |
目前已完成所有项目立项审批手续,预计2024年底建成投产。 |
主要化工园区的产品种类情况
主要化工园区 |
产品种类 |
察尔汗工业园区 |
氯化钾、碳酸锂 |
报告期内正在申请或者新增取得的环评批复情况
□适用 R不适用
报告期内上市公司出现非正常停产情形
□适用 R不适用
相关批复、许可、资质及有效期的情况
R适用 □不适用
持有人 |
资质证书名称 |
证书编号 |
发证机关 |
有效日期 |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钾肥分公司 |
安全生产许可证 |
(青)FM安许证字(2010)014号 |
青海省应急管理厅 |
2022年10月11日至2025年10月10日 |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钾肥分公司 |
安全生产许可证 |
(青)FM安许证字(2006)036号 |
青海省应急管理厅 |
2021年01月28日至2024年01月27日 |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钾肥分公司 |
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 |
青AQBWHⅡ2021000005 |
青海省应急管理厅 |
2021年12月14日至2024年12月13日 |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钾肥分公司 |
辐射安全许可证 |
青环辐证【07018】 |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 |
2022年9月13日至2023年5月16日 |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钾肥分公司 |
排污许可证 |
91632801564936322R001U |
海西州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 |
2023年1月03日至2028年01月02日 |
青海盐湖蓝科锂业股份有限公司 |
排污许可证 |
91630000781439859F001V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2023年01月03日至2028年01月02日 |
青海盐湖蓝科锂业股份有限公司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03823Q21336R0M |
北京世标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
2023年2月26日至2026年2月25日 |
从事石油加工、石油贸易行业
□是 R否
从事化肥行业
R是 □否
从事农药行业
□是 R否
从事氯碱、纯碱行业
□是 R否
1、战略资源凸显
盐湖股份具有得天独厚的战略资源优势。察尔汗盐湖总面积5856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可溶钾镁盐矿床,也是世界最大盐湖之一。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锂、氯化钠等储量,均居全国首位。
除了对盐湖中钾、镁、锂、钠等资源规模化开发利用外,公司将探索硼、溴、铷、铯等稀有元素开发利用,开发潜力巨大,为盐湖股份从传统提钾转向提锂等新能源、新材料战略型新兴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技术工艺先进
盐湖股份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工艺,拥有先进的卤水提钾、卤水提锂技术。在钾肥生产方面,公司目前拥有反浮选-冷结晶氯化钾生产技术、固体钾矿的浸泡式溶解转化技术、热溶-真空结晶法精制氯化钾技术、冷结晶-正浮选氯化钾生产技术、冷分解-正浮选氯化钾生产技术5种技术工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掌握所有氯化钾加工技术的企业,能够根据原材料不同,采用不同工艺生产不同品位的氯化钾,真正做到将盐湖资源吃干榨尽。
在锂业务领域,通过多年的工艺优化和创新,已形成了一整套集吸附提锂、膜分离浓缩技术耦合为一体的工业化示范装置,突破了从超高镁锂比低锂型卤水中提取锂盐的技术,该项技术荣获2019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并被认定为国际领先科技成果。
3、政策优势明显
2022年,盐湖股份公司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执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和省“两会”决策部署,把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怀化为真抓实干、勇毅前行的动力,聚焦高质量发展,聚力经济效益提升,主要生产经营指标超越同期、超越预期、超越历史。实现营业收入307.48亿元,同比增长108.06%;利润总额213.54亿元,同比增长299.96%;上缴税费57.4亿元,同比增长183%,创出了历史最好业绩,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
单位:元
|
2022年 |
2021年 |
同比增减 |
||||||
金额 |
占营业收入比重 |
金额 |
占营业收入比重 |
||||||
营业收入合计 |
30,747,858,666.16 |
100% |
14,778,332,500.25 |
100% |
108.06% |
||||
分行业 |
|||||||||
制造业 |
29,065,252,016.99 |
94.53% |
12,960,816,568.25 |
87.70% |
124.25% |
||||
贸易 |
1,585,107,581.35 |
5.16% |
1,591,602,374.38 |
10.77% |
-0.41% |
||||
其他 |
97,499,067.82 |
0.32% |
225,913,557.62 |
1.53% |
-56.84% |
||||
分产品 |
|||||||||
氯化钾 |
17,300,649,887.18 |
56.27% |
10,811,036,743.95 |
73.15% |
60.03% |
||||
碳酸锂 |
11,457,562,511.20 |
37.26% |
1,814,415,316.28 |
12.28% |
531.47% |
||||
贸易 |
1,585,107,581.35 |
5.16% |
1,591,602,374.38 |
10.77% |
-0.41% |
||||
其他 |
404,538,686.43 |
1.32% |
561,278,065.64 |
3.80% |
-27.93% |
||||
分地区 |
|||||||||
国内 |
30,747,858,666.16 |
100.00% |
14,757,466,635.21 |
99.86% |
108.35% |
||||
国外 |
0.00 |
0.00% |
20,865,865.04 |
0.14% |
-100.00% |
||||
分销售模式 |
|||||||||
自提 |
15,379,752,499.43 |
50.02% |
5,798,587,100.04 |
39.24% |
165.23% |
||||
发运 |
15,368,106,166.73 |
49.98% |
8,979,745,400.21 |
60.76% |
71.14% |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R适用 □不适用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化工行业的披露要求
单位:元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毛利率 |
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减 |
营业成本比上年同期增减 |
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增减 |
分行业 |
||||||
制造业 |
29,065,252,016.99 |
4,817,275,529.35 |
83.43% |
124.25% |
12.63% |
16.46% |
分产品 |
||||||
氯化钾 |
17,300,649,887.18 |
3,557,501,397.42 |
79.44% |
60.03% |
4.63% |
10.93% |
碳酸锂 |
11,457,562,511.20 |
921,408,779.17 |
91.96% |
531.47% |
69.43% |
21.93% |
分地区 |
||||||
国内 |
30,747,858,666.16 |
6,427,060,894.75 |
79.10% |
108.35% |
7.78% |
19.50% |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R不适用
单位:元
产品名称 |
产量 |
销量 |
收入实现情况 |
报告期内的售价走势 |
变动原因 |
境外业务产生的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或净利润10%以上
□是 R否
R是 □否